第135章风光大葬(1 / 2)

当一个人的愿望实现得过于艰难,尤其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小心愿;这时候人格就会发生扭曲,就会变得不择手段不惜代价。

当一个人的愿望实现得过于容易,尤其是那些不可理喻的非分之想;这时候欲望就会高度膨胀,就会变得飞扬跋扈无恶不作。

潘金莲的愿望其实很小,她就想一夫一妻地过日子,为此费尽了心机干尽了坏事,结果却始终不能如愿。

不管李瓶儿是怎么死的,她都是最大的赢家。现在又成功收服了玉萧,这等于向目标又进一步。原以为从此就可以掌控一切了,没想到书童拐点银子逃跑了。

这件事对潘金莲影响有限,但对西门庆的打击很大。这是家道衰落的先兆啊!李瓶儿刚死就显现出来了。为了消除内心的恐惧,西门庆吩咐管役四处查访。

书童已经逃得没影了,找了几天也没有消息。具体是没有抓到,还是抓到又悄悄放了,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这件事有点蹊跷,也让他心里更加惶恐不安。

眼下得把丧事办得体面一些,这样多少能挽回一点颜面。“二七”那天,由吴道官领着叁十六个道众来做法事。以后“叁七”、“四七”、“五七”,西门庆又换了好几拨僧人。

这不是他不肯照顾,而是规矩使然。大凡有钱人家,尤其是官宦人家,为了显示家道兴旺,每个“七”都要用不同的僧道。他不会因为吴道官的殷勤,而刻意降低丧事的规格。

到了正式出殡那天,西门庆更是极尽铺排。除了来安留在家里看门,其他下人全要跟着送葬。再加上亲朋好友,总计不下上千人,队伍排出去有几里长。

他又从提刑所叫了四十个排军,二十个管理冥器,二十个守在坟前,为此还为排军置办了白衣白帽。他又向周守备借了五十名士兵,一个个执枪跨刀排在大门两边。说起来是气派,实际是为了安全。万一武松来寻仇,也能抵挡一阵。

最近也不知怎么了,他老觉得武松会来报仇,好像就藏在某处。再加上各种谣言不断,搞得他心神不定的。这人要是做了亏心事,确实害怕鬼来敲门。

就像李瓶儿吧,死前那段时间,老是梦到花子虚来寻仇。其实花子虚的死与她无关,可她还是逃不掉心理的折磨。不管怎样,是她背叛了花子虚,心里愧得慌

而他等于是亲手杀了武大,那心里怎能不虚呢?关键是武松过于强悍,叁五十人也未必能拿下。至于他自己那点拳脚,估计一招都接不下来,所以才借点士兵来壮声威。

随着徐阴阳的一声锐叫,陈敬济猛地摔碎了烧火盆。十六名轿夫一起上杠,抬着棺材浩浩荡荡地出了门。走在最前面的,是宅里的家人、小厮。有的举着铭旌,有的打着纸幡,一个个表情严肃作沉痛状。

跟在锦幡后面的,是纸扎的十二座大绢亭和二十四座小绢亭。这是为死者准备的豪宅,数量质量都属上乘。据说只要在坟前焚化了,死者就能住上高屋大舍。

有了纸扎的楼台馆宇,就得有箱笼桌椅,包括各种日常用品。这些东西和纸房、纸屋一样,都是供死者享受的。排在纸房、纸家具后面的,是数十抬纸扎的金锭银锭。黄的金光闪闪,白的银光耀眼,乍看和真的一模一样。

这些钱除了供死者平时花费,大部分要用来向阎王、判官行贿。他们坚信阴间和阳间一样腐败,只有用金钱铺路才有可能安享富贵,不然就会被打压霸凌。

有了亭台、楼阁,还要金银珠宝;有了金银珠宝,还要佳肴美味;有了佳肴美味,还要丫头、小厮;有了丫头、小厮,还要驴马、车轿。反正在阳间享受过的,到阴间一样不能少。

因为纸扎的比较便宜,其规模往往是生前的数十倍。李瓶儿生前只有两个丫头,现在却扎了二十多个。有的捧碗,有的捧盆;有的倒茶,有的斟酒,全都作恭服温顺状。

跟在纸房、纸人后面的,是具乌黑锃亮的大棺材。棺材板足有七寸多厚,可保一千年不腐不烂。而陈敬济充作孝子,低着头弓着腰,一副麻木不仁的表情。

他的眼睛倒是很贼,不停向两边乱瞟。路边有很多妇女围观,但能看的实在不多。而且衣着很破旧,一个个面黄肌瘦的。同行的女眷都坐在轿子里,他想看也看不到。

跟在吴月娘一行后面的,是亲朋好友中的女性成员。这里面成分比较复杂,有大小官员的夫人、小姐,也有乡绅大户的太太、千金,还有平民百姓的老婆、丫头。

这其中最最亮丽的,莫过于众多的妓女、粉头了。凡是与西门庆有过交易的,以及希望发生交易的,今天都赶过来捧场了。一个个是悲悲戚戚,哭得比主家还要用心。

跟在轿子后面的男性成员,最前面的自然是各级官员。这是最为规范的一队人马,大家都知道自己的位置。谁也不会乱走一步,谁也不会乱说一句,那是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跟在众多官员后面的,是有点身份的乡绅大户。至于吴大舅、应伯爵这些亲友,因为身份地位高低不一,就没办法严格排序了。谁走在前面,谁走到后面,全凭各人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