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2 / 3)

怎么样了?”

&esp;&esp;拿出令牌在三人眼前晃了晃,杨晟似笑非笑道:“虽然是搞定了,不过从今天开始,咱们可就是阉党了。”

&esp;&esp;第六十七章 吃粉

&esp;&esp;阉党这个称呼好说不好听。

&esp;&esp;实际上韩公公一派虽然没被大部分人公开称呼为阉党,但在大周朝廷的确是名声不怎么好。

&esp;&esp;毕竟是为太监做事,这名声能好就怪了。

&esp;&esp;而且御守司本身就是类似锦衣卫的特务机构,所以不受欢迎是自然的。

&esp;&esp;不过杨晟当然不会在乎这些虚名,这韩公公名声要是好,自己可没那么容易混到他身边去。

&esp;&esp;就像韩公公自己说的,御守司的人基本上都是禁军、皇城护卫这些人出身。

&esp;&esp;但问题是这些人本来人数就不多,愿意加入御守司的更是没多少,毕竟当特务可没有当禁军威风。

&esp;&esp;所以韩公公的御守司其实是有些缺人的,而且因为名声的原因,外界愿意来投奔韩公公的能人异士也不多。

&esp;&esp;杨晟昨天只是随意找了一个接近皇帝的跳板,没想到选的竟然还不错。

&esp;&esp;“无邪,你去调查一下这黄允昌的资料。

&esp;&esp;陈达,你回捕盗司去问问,以前跟着咱们的弟兄,有没有人愿意跟我们一起来御守司。

&esp;&esp;不用管京兆尹怎么说,直接拿着御守司的牌子他不敢有半句废话。”

&esp;&esp;叶媚娘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杨晟:“老大,那我做什么?”

&esp;&esp;杨晟一摆手道:“你暂时没什么用,等着消息就好了。”

&esp;&esp;叶媚娘有些不满的噘了噘嘴,明明她是最有用的好吧?

&esp;&esp;殷无邪和陈达的动作还是很利索的。

&esp;&esp;两个人几乎同时归来,陈达带回来二十多个人。

&esp;&esp;这些人有一部分是当初跟着他们一起占山为王的江湖人,还有一些则是他们在捕盗司的直系手下。

&esp;&esp;不论是哪种,愿意跟着他们从捕盗司来御守司的,忠心基本上是不用怀疑的。

&esp;&esp;殷无邪交给杨晟一叠纸,道:“找之前认识的江湖风媒打听的,这老家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esp;&esp;杨晟诧异道:“江湖风媒还有大周朝廷官员的资料?”

&esp;&esp;江湖风媒就是江湖上专门负责打探各种情报资料的人。

&esp;&esp;高级一些的叫风媒,低级一些的就是包打听,放到现在嘛,应该叫狗仔队。

&esp;&esp;殷无邪冷笑道:“京城这地界,江湖和庙堂分不开的。

&esp;&esp;况且这帮家伙什么东西不打听?就连八大胡同的头牌哪天来了月事他们都知道。”

&esp;&esp;杨晟仔细翻看了一下资料,韩公公要对付的那个黄允昌倒还真是个极品。

&esp;&esp;这个黄允昌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官儿,但具体是什么,杨晟一时之间竟也无法描述。

&esp;&esp;这老家伙出身江南,会写书,但貌似也没写出什么经典。

&esp;&esp;会作诗,但也没留下什么传世名篇。

&esp;&esp;不过就这么一直在文人的圈子里混着,竟然也混出了不错的名头,成为了江南第一大书院,清湖书院的院长,号称桃李满天下。

&esp;&esp;后来当朝大学士章希仁觉得江南文风盛行,所以便请来黄允昌前来京城开设清湖书院的分院。

&esp;&esp;这一下黄允昌的名气传到了京城,人人都以为他是文坛大豪,大小官员争相拜访。

&esp;&esp;黄允昌看到这一幕便真以为自己乃是在野大贤,竟然开始议论朝政,整天抨击这个辱骂那个。

&esp;&esp;他成名一战乃是因为数月前大周北军的一位将军带着亲卫回京述职。

&esp;&esp;但其中一名亲卫因为常年离家在外征战,妻子不甘寂寞偷人,正好被那亲卫撞见,激愤之下将奸夫淫妇一并杀了个干净。

&esp;&esp;原本这只是一件小事,那位将军亲自去京兆尹求情,也愿意拿钱赎罪,只求放过自己那亲卫一命。

&esp;&esp;不过那奸夫却正好是京城清湖书院的弟子,所以这黄允昌便在京兆尹衙门击鼓鸣冤,大骂那位将军以权谋私,草菅人命。

&esp;&esp;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