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2 / 3)

由太后来监国辅政。

&esp;&esp;第五把椅子上做的那位是陛下的岳父,国丈安国候张玄素,同时也是张太后的表哥。

&esp;&esp;咱们这位陛下倒是有些乃父之风,这边白莲教刚刚造反,他就先把皇后给订了,又迎娶了八个妃子。

&esp;&esp;当然这也是因为大都督你一日连破三城的战绩传回来,给了这位陛下极大的安全感,他这才敢这么胡来的。”

&esp;&esp;蔡太师的语气中难免带着些许的讥讽。

&esp;&esp;先帝好歹还知道轻重,内忧外患的时候自己都没心情跟妃子们戏耍了。

&esp;&esp;这位倒是好,小小年纪就开始夜夜笙歌了。

&esp;&esp;不过历朝历代大臣对皇室的家务指指点点也不好,所以皇帝联手太后夺权,或者是娶亲,大家都只是暗地里议论,却也不好说什么。

&esp;&esp;杨晟微微皱眉道:“大周不是以孝治天下吗?就没人说说这事?”

&esp;&esp;蔡太师冷笑道:“陛下对太皇太后是孝,对太后就不是孝了?一个是亲妈一个是祖母,你说他孝哪个?

&esp;&esp;所以这种事情嘛,咱们这些外臣是管不了的。

&esp;&esp;先帝的性子软,所以当初太皇太后可以压在先帝头上。

&esp;&esp;但现在这位陛下嘛,貌似心可是硬的很,转眼就把太皇太后夺了权,怕也不是什么安份的主儿。”

&esp;&esp;蔡太师虽然是奸臣,但却也对皇帝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有些看不过眼。

&esp;&esp;但就像他说的一样,这些都是皇帝的家事,不是他们这些外臣该管的。

&esp;&esp;杨晟也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同样也没什么表示。

&esp;&esp;他现在也没空去管大周皇室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esp;&esp;只不过他心里也是有些不舒服的。

&esp;&esp;毕竟比起龙椅上坐着的那两位,杨晟还是对婉淳太后更熟悉一些。

&esp;&esp;这时皇帝周远看到杨晟走进皇宫,他也是立刻在张太后的示意下站起身来道:“大都督百战归来,为我大周剿灭白莲教,朕心中甚是惊喜。

&esp;&esp;所以特意赴宴,邀请群臣为大都督接风庆功。

&esp;&esp;来人,上宴席!”

&esp;&esp;“多谢陛下了。”

&esp;&esp;杨晟随口一说便直接座下,一排排宫女太监连忙端上宴席。

&esp;&esp;随后那位国丈张玄素好像很忙碌的样子,又是率先讲话吹捧着当今陛下文治武功如何,刚刚继位就平定了白莲教叛乱。

&esp;&esp;又是安排歌舞表演,总之那一套东西繁琐的很,杨晟都有些感觉困了。

&esp;&esp;与其在这里听这些,还不如回镇武堂睡觉。

&esp;&esp;第二百八十章 你算什么东西?

&esp;&esp;杨晟对张玄素这个国丈的感觉不是很好。

&esp;&esp;这家伙把自己的功劳安在皇帝身上也就罢了,还哔哔起来没完了,杨晟都有些不耐烦了。

&esp;&esp;“这张玄素是什么来头?就因为他是国丈,便能托孤辅政了?”

&esp;&esp;杨晟对蔡太师传音问道。

&esp;&esp;蔡太师感觉杨晟的声音就在自己耳边响起,先是惊了一下,随后便压低声音道:“这张玄素只不过是混迹在京城的商人而已。

&esp;&esp;他女儿嫁给了先帝以为能翻身,但实际上并不得宠,虽然生下了皇子,但那时候谁都以为未来肯定是太子周策继位的。

&esp;&esp;直到周策造反,陛下继位,这家伙才飘了起来。

&esp;&esp;当初陛下非要加这个位置,我和老王爷都反对。

&esp;&esp;但是陛下和太后执意如此,甚至都有些撒泼打滚的架势了,我也没办法。”

&esp;&esp;蔡太师对于当今陛下最为不满的地方,其实就是因为这件事情。

&esp;&esp;托孤重臣这四个字代表着先帝对他们的认可,代表着他们的份量。

&esp;&esp;杨晟就不用说了,镇武堂大都督,三年前力挽狂澜,救了先帝和整个大周。

&esp;&esp;独孤城虽然有养寇自重的嫌疑,但他的武卫军威势摆在那里,力压三十六巨寇,可以说是大周救星。

&esp;&esp;赵王周德远,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而且品行端正,德高望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