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1 / 2)

说起这米饭,宋晚秋原本也打算按照人头来算,又或者直接免费也成。

她这回新菜的定价不便宜,一方面是为了响应顾客们虎视眈眈不准再低价出售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新的员工成本和房租问题。

以及,虽然某位元姓老师不愿意收费,可看着这院子大厅、厨房灶台,宋晚秋还是想攒一攒钱,起码将材料钱延期支付给对方。

不过这米饭定价时,陈亚文也是提出个建议——要是不按碗来,她怕宋记的顾客怕是要吃饭吃个肚饱了。

说罢她也打开那大号电饭煲,从里头要添了小半碗,边添还忍不住打了个饱嗝。

郑大爷拿上饭碗,去边上打上一平碗的米饭——倒不是他不愿意多来些,这边上全是些告状精,要是这大米馒头的碳水吃多了,怕是又要挨儿子狠批。

他朝着室内望了望,没见着人影,找了两圈才发现边上院子里围着大桌冲他招手的一群人。

“怎么跑这儿来了?”

郑大爷先将饭碗搁在桌上,从边上拖来一把空闲的椅子一并坐在这大方桌上。

“屋子里人多,闷得慌。”许老太拿出手机,不断地冲着院子里拍着照,时不时还对着后头被元光霁整理出来的鲜花作为背景自拍。

“再说了这院子里多漂亮,位置还宽敞些,边上这背景也好看。”

说着她还同胡老太又一块自拍起来,就等一会上完菜再拍两天今天的朋友圈视频号更新也是又有了。

“之前让你儿子订的花篮都弄好了吧?”

胡老太跟着一块对着美颜特效拍完照,转过头看向郑大爷。

“订了,今早上就让他安排送了,说是看订单都签收了,你这背后说不定就有那些花呢。”

郑大爷回应道,这花篮是他们这帮社区活动中心玩得来的朋友一块合资买的。因为人多,均摊到各自头上也没几个钱。

虽说群里小宋老板再三强调别送礼来了,可这群老太太琢磨着,好好的开业日子要是冷冷清清地过下去,小姑娘指不定有多伤心呢。

这会来到后院,看到这满院子的鲜花,几个老太太这才放下心来。

“这环境是真好啊。”许老太满意地看向四周,她不大懂什么装修设计,只记得这大院坐着舒服,边上的植物也多,满眼看过去全是好心情。

“堂食32号,请您取餐啦~”

机械女声的播报音从顶上的喇叭音响里传 来,胡老太太也跟着起身。

这一动,边上其他几位也跟着一块去了前厅。

“这都轮到你了,我的肯定也快了。”

果然,出餐口这宋晚秋动作干净利落,对着小票单上的备注就迅速地出着餐。

另一边的陈亚文也趁着空隙,给卤菜餐盘里空了大半的菜品一一补货。

“33号对吧?直接把号牌给我就行。”

宋晚秋拿过绿色号牌,从右手边的大桶里夹出一只大号卤鸭腿放进到餐盘里头,端到窗口递给胡老太。

没等上多久,郑大爷也揣上了自己那份配了卤鸡腿的大餐。

“哎,想这口真是想了好些天了!”

郑大爷含情脉脉地咬下一口卤鸡腿,鸡皮混着融化的鸡油,刚出锅的热气让着幸福感愈发增大。

他虽然离得近,可这宋记卤味出摊后的竞争不容小觑。

因为前头人太多,这都连着两天没吃上卤鸡腿了,郑大爷想这一口可想得厉害。

他不舍地放下手里的鸡腿,又从盘子里夹起两片浸满汤汁的腐竹,送入嘴中。

郑大爷叨起筷子,从小碗里夹起一撮米饭,送入嘴中。

“这是什么米?”

他瞪大了眼,嘴里仍旧不断咀嚼着,眼神却直勾勾地挂在了这饭碗里。

记忆里的饭香 郑大爷……

郑大爷不断咀嚼着这嘴里香气四溢的米饭,脸上的神色都变得格外生动,让边上还没尝到味的几位老友都为之侧目。

邓大爷被他这满脸的惊讶突然一吓,吹胡子瞪眼开口道:“这么大惊小怪干什么?”

他眯起自己那老花眼,拿起筷子扒拉了下碗里的米饭:“这不就是普通的珍珠米吗?真是没见过世面。”

说罢邓大爷不屑地哼了哼气,夹起米饭送入嘴中。

这一入口,邓大爷的双眼也骤然瞪大。

怎么会这么香?

邓大爷平日里对吃喝不大讲究,就他看来,这好点的菜跟差点的,里头的差距大不到哪去。

米饭也是一样,超市里打折的两块一斤的大米也是吃,那十几块一斤的什么香米不也是吃?

家里逢年过节走亲戚也有小辈给他提来一些拿纸质礼盒花里胡哨包起来的什么东北长粒香,邓大爷尝着是不错,但也没见好吃到哪去!

要让他来说,这最好吃的大米还得是自己种的。

前些年家里父母辈还没走,固执地待在老家的土地上操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